董星 官方网站 +收藏:http://dongxing.orgcc.com

中国石化作家协会会员中原油田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实名认证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艺术资讯 正文内容
南海,我们爱你--在南海新区迎中秋座谈会上的发言
2022-09-11    浏览(905)    作者:董星    来源:董星 官方网站

南海,我们爱你

在南海新区迎中秋座谈会上的发言

(所有人物、故事可以适当删减)

董 星

 

南海新区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在建党100多年的历史中,在艰苦卓绝、英勇牺牲的28年里,仅滨海街道,就有134名革命烈士,把热血和生命定格在那个年代。血雨腥风,冰天雪地,战火纷飞,炮声隆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张张稚嫩脸颊,为了新中国,为了推翻几千年的旧制度,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了我们的今天,永远定格在那个烽火年代。是无数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

 

1、南廒村武术学堂走出革命先烈董福宝

文登区挡案馆有关资料显示:“一一四”革命暴动总指挥张连珠指示:将宋村南部的南厫、东圈一带做为暴动队伍活动的重要地域。烈士董福宝,候家镇南厫村人。

那是1935年六月,董福宝,参加了昆嵛山工农游击队。十月董福宝、张升文参加“一一四”暴动培训。后来同本村的曲树贵、刘德秀、刘德欣都参加了大队长于得水领导的第三大队,在“一一四”武装暴动起义中,经受到战斗的锻练和考验,为暴动做出了重要贡献。暴动遭到反动政府的疯狂围剿镇压失败。董福宝因受伤被敌俘虏。敌人对他严刑拷打,他宁死不屈,惨无人道的反动派就把他捆绑起来,拴在马尾巴上拖着示众,折磨得他遍体伤痕、奄奄一息。1935年12月敌人把董福宝押到牟平县刑场,董褔宝用虚弱的嗓音, 拼命的喊着“反动政府罪恶滔天! 暴动造反有理!人民革命必胜!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5岁。

一一四暴动,昆嵛山游击队,董福宝等,成为那个时代鲜红的记忆。

 

2、南廒村燃起革命火种

“一一四”武装暴动失败后,反动派的疯狂抓捕革命者,使南厫村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南廒村的曲树贵、张升文等一直跟随大队长于得水隐蔽坚持斗争。为防敌人抓逋,夜间常睡玉米丛、草垛。密秘转入地下东躱西藏,隐蔽地开展着对敌斗爭。不久他们都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暴动幸存人员转战昆嵛山区,成立了“昆嵛山红军游击队”。这支队伍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长江以北除了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外,仅存的一支红军队伍,后来成为天福山起义的骨干力量。

正是这支队伍,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27军、31军、32军、41军的源头部队,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3、南廒村血染的红色记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南廒村的武术学堂恢复练功。盲人说唱队也开始演唱,并增添新的红色故事。1941年南廒村正式成立党支部,由马玉山任党支部书记。秘密地担负起领导村民抗日救国工作。武术学堂也变成了抗日民众自卫团训练和开展各种活动的指挥部。同时农救会、妇救会、青抗先等群众抗日组织,都红红火火地展开着有声有色的工作。有志青年也一批批奔上战火纷飞的前线。

文登烈士谱上记载:南廒村有8名青年牺牲在打击日寇的战场上,有9名青年牺牲在解放战爭中。并涌现出众多英勇善战英模人物:1934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刘沛夫,参加“一一四”暴动,之后一致秘密活动在本地,同当地的反动势力进行着坚决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曾担任东海军分区侦察参谋、参谋长、团长等职,解放战争中曾任旅长、师长等职。为解放全中国做出突出贡献。

林治坤抗日战争时期参军,身经百战,随军转战多省,直到解放西藏,在团长职务转业青海某保密厂工作。

刘玉敏在抗日战争初期,就在本地参加地下党的工作,他已经是四个孩子的父亲,1943年正式参加抗日的八路军。解放战争时随军南下,被敌人杀害。牺牲时为团级干部。

曲云开,19岁开始当小学教师,在学校加入共产党,积极参党组织的地下秘密活动。1944年3月入伍,参加过孟良固、解放济南,淮海战役。1948年就提升为华东27军某部炮兵营教导员,渡江战役中英勇栖牲。

刘玉泉、刘玉金弟兄二人分别于1942年3月和1946年4月参军走上战场。他们在战争中学习作战,在艰难中磨炼,先后都担任起解放军某部连长职务。可惜的是这两位连长在渡江战役中光荣牺牲。从南厫村参军走向战场的50余名热血青年,有17名牺牲在解放全中国的战场上。

 

4、英勇杀敌,烈士永存

《文登革命斗争英名录》记载,南海各村烈士:波罗岛村17名、裴家岛村18名、孙家寨村8名、东里岛村8名、垒子村7名、南稻地湾村8名、紫草泊5名、风口集5名、许家5名、西里岛5名、二王家3名、吴家3名、北稻地湾2名。小观镇牺牲烈士比较多的村还有:坦埠村36名、南七口村26名、北黄村26名、万家口村20名、东浪暖村19名、吴家庄14名、才院14名、西七埠13名……。村村都有烈士谱,家家都有革命人。触目惊心,肃然起敬。牺牲时,他们大都是20岁左右的青年。

王连清:1918年生于垒子村,1946年入伍参军, 在山东军区第五师当战士, 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7月在临朐攻击国民党第8军战斗时, 王连清任6连炊事班长, 他冒着敌人炮火, 一夜里抢救伤员36名。当时6连担架组与部队失去联系, 运输道路又被敌人严密封锁,因而伤病员不能得到及时救护, 王连清带领两个担架组冒着敌人炮火往返抢救, 他抬了20余次,还有七、八名伤员距敌只有一房之隔, 无法靠近, 他一个人往返枪林弹雨之中将伤员全部背出, 不幸右臂负伤, 仍不下火线。战斗结束后, 他荣立特等功,1948年5月王连清在第九纵74团6连任班长时, 被华东野战军授于“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称号,1948年9月在济南战役姚家庄战斗中,王连清不幸中弹牺牲。

王福坤, 原名王乾元,1910年5月生于波罗岛村,原国民党军阀某部团长,1950年4月率部起义。后任志愿军20军59师某团团长。1951年在朝鲜第五次战役中壮烈牺牲。

据查证:20军辖58、59、60师于1950年11月10日入朝,在零下40多度的寒冷情况下,参加了长律湖战役,经历了苐二、苇三、苐四、苐五次战役,为抗美援朝战爭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出了重大的牺牲。

 

5、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王文在这里长眠

王文(1912年10月—1943年11月16日),陕西省绥德县耿家山村人。1938年春节过后,受党中央派遣,随同郭洪涛带领的50多名干部赴山东工作。行前毛主席亲切接见并讲话。主要任务是创建山东革命根据地,使山东成为八路军在华北的一个战略据点。

王文1938年5月担任了中共胶东特委书记。建立了胶东北海行政公署抗日民主政权。创建了山东北海银行,促进了根据地的经济交流发展。在胶东半岛抗日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使胶东革命根据地不断地发展巩固。

1943年春节过后,积劳成疾的王文同志忽然大量吐血昏迷。山东党委和山东纵队决定让他离职休息。但他仍坚持边工作边养病,来到南海区域,秘密住在才院村王铭慈家中近半年时间。组织领导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发展巩固抗日根据地的工作。后来又住过万家庄、紫草泊、二王家等村。大家劝他注意休息时,他总是说:“我的时间可能不多了,毛主席党中央交给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好,我要尽力多做些工作,多做些贡献。”

1943年10月受组织安排,王文同志在妻子王伦,儿子王斑的陪同下住进二王家村王京顺西厢房内,由本村党员蔡元福、蔡万兴、蔡福坦等参加护理、警卫和协助联络的秘密工作。终因环境艰难、医疗条件低下而导致病情恶化,于1943年11月16日不幸逝世,年仅31岁。经与当时任东浪暖联村党支部书记蔡福奎等同志研究决定,将王文同志的遗体转移到东浪暖村,秘密的将遗体安葬黄垒河岸。后上级领导于得水等人将王文同志的遗体迁移至店子村后爬山上安葬。并组织小观乡、泽头乡全体党员召开了追悼会。新中国成立后,遗体迁移于栖霞县英灵山烈士陵园。

 

6、率蒋军炮团起义的团长许廷森将军

许廷森(1914年-2003年),许家村人,念过四年小学,15岁去烟台当学徒,1930年16岁,被国民党三民主义宣传吸引,自愿参加国民党军队,两年后随军队移防入江苏省境内。

许廷森所在部队是炮兵,他聪明好学、为人正直、训练刻苦,工作很努力,加上他有上过四年小学的文化优势,很快提升为军官。1942年提升为炮兵团团长。他目睹了日本侵略军疯狂的侵略暴行。对日军作战中表现出了一个爱国军人的英勇顽强特质。

许廷森身边有一名参谋是中共秘密党员,与他关系密切。这名参谋利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便利条件,多次创造机会,让许廷森与时任我党新四军军长陈毅同志见面交谈。陈毅军长对争取一个蒋军的整建制炮团起义非常重视,凭着他豪爽耿直、热情好友、幽默善讲的性格特点,很快就与许廷森成为了好朋友,时间一长自然就谈到了起义的问题。经过几个月的周密计划和寻找机会。终于在1945年春天将完好整建制的炮团,秘密巧妙地随新四军转移到江北。在解放战争中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所属部队,先后参加了淮海、渡江、解放上海等战役,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50年许廷森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担任师长职务,回国后归属南京军区,一生在部队工作,直到离休。

上个世纪的50、60年代他多次回乡探亲,给亲人们讲述他的经历,他不止一次讲过:“我一生最幸运的事,就是自己的身边有一位秘密中共党员的好参谋,遇上了陈毅老军长,并得到陈毅将军对我的信任、关爱和重用。”他还讲过:“我太敬佩中国共产党那些老将军了,他们大公无私、太能吃苦、太有能力了。我亲身感受到陈毅、栗裕老将军指挥战斗的胆略和指挥艺术,也亲眼看到他们整个战役中三天三夜不睡觉、不休息,还要亲身到前沿阵地观察敌情、指挥战斗,急行军、同战士一样跑步的情景。这样的将军在全世界也很难找到,国民党的军官们,无人相信会有这样的将军。有了这样的将军,就一定能带出英勇顽强的军队,就一定能打败一切敌人。国民党八百万军队,在三年内就被彻底打垮,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了。”

 

7、人民不会忘记

胶东800万人民,在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事业中做出了特别重大的贡献。有40万优秀儿女参军。威海南海解放区的人民群众,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新中国,表现出很高的政治觉悟,做到了要人出人,要钱出钱,要物出物,随要随有,随调随走。一批批,一茬茬最优秀的青年参军。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西南剿匪、南下干部。踏遍祖国大地,立下赫赫战功,处处留下美名。

王明清,1922年生。二王家村人。青少年时在牟平联中学习,加入共产党。1942年3月从学校参军,走进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八路军队伍。后编入华野九纵。参加过淮海、渡江、解放南京、上海等战役,参加过抗美援朝。历任过侦察组长,武工队小队长,团、师、军的保卫股长,保卫科长,保卫处长,师政治部主任,师和军分区政委。1971年任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委书记兼警备区政委。荣立战功6次,荣获独立勋章、解放勋章、国旗勋章各一枚。

蔡茂本(蔡林),1925年生于二王家村,曾任本村青年抗日先锋队队长。1947年参军,解放贵州时留任荔波县公安局领导,后来任荔波县县长等职。

蔡玉兴,1931年生于二王家村,1947年参军。历任战士、卫生员、排长、指导员。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进军云贵。从1950年开始参加贵州省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公安系统工作,在剿匪和社会治安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1956年任公安处警卫连指导员。1960年因病复员回乡。后转为离休,享受副处级待遇。

许孟潭,1922年出生于许家村。1947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至1948年,在解放军打击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的几次战役时期,他曾三次带领民工队支援前线。1949年参军,参加过渡江战役,解放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一系列战役和剿匪战斗。历任战士、司务长、排长、连长等职。1952年为适应新中国建设的需要,所在部队调往重庆,改建制为解放军建筑五师。后来又集体转业,支援四川省成都市的城区恢复建设,改制为国家建设部一局三公司。先后任该公司第四工程处劳资股长,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1963年开始,带领工程建筑工人队伍,参加国家三线建设。有的是绝密项目,艰苦奋战在山沟里,常年不能回家,无怨无悔。

 

北稻地湾村从1940-1948年参军共42人,牺牲2人,残疾军人11名,复员回乡军人12人。长期留在部队人员中出了5名县团级、2名师级、3名军级干部。

郑文水,1927年生,1945年1月参军,当年11月就随部队从烟台龙口坐船渡海去东北,接收日本鬼子投降。后编入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四纵队。参加过辽沈战役、京津战役、随后又向华中、华南、云贵两广进军,还参加过抗美援越。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教导员、副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等职。曾荣立大功四次,荣获越南人民民主共和国三级战士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勋章。1983年6月离休。

李本勤,1927生人,1945年1月入伍。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接着向华中、华南、云贵两广进军,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曾任战士、班长副连长,1950年8月入第23步校学习,毕业后历任连长、营长、师军教导营参谋长、教导大队中队长、团参谋长、武装部部长、军分区参谋长、副师长、广州军区军政干校校务部副部长。1979年8月任桂林路军学院校务部部长。荣立三等功四次,二等功两次,荣获中华人民和国独立功勋章。1983年离休。

蔡夕明,1945年参军后,在华野陈毅的部队。解放上海后,转为上海警备区的武警部队,任过团长、副师长、师长等职。

王文英,1928年8月生人,1947年参军,在华野炮兵部队,后来挑选为飞行员,曾任飞行大队长、团长、师副参谋长。1979年9月任航空工业部南昌试飞站党委书记。1986年8月任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调研员。1989年5月离休。

蔡志意,1943年万家口村,教小学时,参加八路军。担任卫生员,负责战场救护,任31军92师274团卫生队军医,多次受伤,评为三等伤残,多次立功受奖,1955年授予大尉军衔。1966年转业菏泽医院工作,取得主任医师职称,享受处级干部待遇。

李志敏,1947年从烟台水产学校参军,曾任卫生员、医助、连、营、团职干部,1967年转业黑龙江依兰县民政局工作。

王文杰,1947年参军,从营级干部调任福州市中国银行行长。

王文新,1918年9月生,1945年参军,曾任战士、排长、指导员、教导员。1958年任武汉钢铁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后任干部部长、系主任、学院工会主席。

蔡夕英,1947年参军,曾任团政委,后转为苏州市邮电局书记。

郑章禄,1931年生于北稻地湾村,1949年参军。1960年转业黑龙江省农垦局工作,为开垦北大荒做出了积极贡献。

王文仁,1927年生于北稻地湾村,1947年参军。三等残疾军人,曾任战士、班长、排长。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云贵川等战役。1950年随部队解放西藏,参加川藏公路建设,为修通2000多公里的川藏公路做出了积极贡献。受伤后于1955年申请复员回乡。

二王家村,出了1名师级干部:蔡知本。5名县团级干部:蔡洪林、蔡洪泮、蔡洪德、蔡茂本、蔡立本。

许家村,出了4名师级干部许廷森、许振椿、许兆朴、许惠卿。3县团级干部:许兆恒、许振译、许孟潭等。

 

8、送郎参军戴红花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故事,数不胜数。仅北稻地湾村就有7名青年参军(王文基、蔡夕明、蔡夕英、王文平、王文湖、蔡增玉、蔡增祥)。二王家村的蔡茂亭、蔡子宾、蔡茂本弟兄三人争相参军共同参战。参军入伍时,妻子亲自给他们戴上大红花。

蔡夕明的妻子孙风卿,婚前是坦埠村青年妇女队队长,共产党员。他们结婚不到两年,在大参军的动员会上,她勇敢的站起来坚决支持丈夫参战上前线。她说:“打倒蒋介石,保家保田,解放全中国,是我们青年人的责任。我坚决支持丈夫蔡夕明参军。蔡夕明,你就放心上战场杀敌人吧!家里的事有我哪!我一定会把爹妈孝敬好,把孩子教育好。你上前线一定要多杀敌人,多立功。我在家等着你的立功喜报!”

在他们的影响下,很快出现了积极报名参军的场面。妇女们为参军的青年做军鞋、绣鞋垫。在欢送村口,又亲自给亲人戴上大红花。村领导借势,加大宣传力度, 全村出现18岁到30岁的适龄青年全部报名参军,后经严格审查,有20名青年走上了战场。

 

9、小推车上的解放战争

战争中,军需物资的供应是战争胜利的保证,是组织严密,分工细致的巨大工程。山东党组织安排人民群众沿途一站接一站转运军需物资,形成千万辆小推车运输大动脉。

当时烟台、青岛、山东重要交通要道都还在国民党控制之下,国民党的飞机也时常在空中侦察,在有些解放区也时有还乡团和小股蒋匪兵破坏,因此运输车队只能走乡间小路和山区,部分路段也只能夜间进行,而且还需安排军队保护运输车队的安全。在1948年到1950年的几年中,特別是在淮海战役期间,在山东省境内,从东到西一场巨大的军需物资大转运,在昼夜不停的秘密进行着,数量惊人的大炮弹、汽油、粮食、被服等军需物资沿着乡间土路,山间小路,一站接一站的送往战场。

二王家村的老党员蔡贡本在村里当了一辈子会计。在谈到出民工运输大炮弹的情景时,表现得非常兴奋和自豪:那是1948年秋,二王家村民兵自卫团团长蔡福坦带队,全村出了二十个人,二十辆小推车出民工。出发时要求是5天时间,自带干粮。那天是吃过晚饭出发的,走了一夜,天傍亮,来到文登县城西七里汤村南小树林。已有一大片装着大木箱子的小推车在等着。双方交接好后,领导安排大家原地铺上自带的蓑衣和被子睡了一天。晚饭后,推起车向乳山方向出发。那时候最好的路是大车路,最宽处也只有五尺。遇到上坡和山包,就要一人推车,一人拉车。每辆小车上装了四个木箱子,足有三百斤,行走起来就比较缓慢。走到乳山县车道时,天也快亮了,已经有民工车队在等着。卸完车后大家来到一个村庄,在村民家睡了一天,天黑后又集体返回文登。

蔡贡本当时19岁,上了几年小学,区政府领导、军代表与村干部蔡福坦商量,留下蔡贡本当计账员。任务是登记民工队伍,村庄、民工姓名,完成任务情况,清点军需物资数量,建立账目,书写收条,并对完成任务要回村的民工,书写任务完成情况证明。一干就是五个月,春节都没回家。刚开始连运的是什么都不知道,时间一长,人也熟了,就非常明白了。

这些军需物资全是从大连海运过来的,大木箱全是大炮弹。木箱长三尺,高一尺,重70斤左右。这五个月主要是运输大炮弹,还运过粮食、被服等。为防止敌机侦察和空袭,前两个月都是夜间进行,为防止敌人偷袭还有区中队护送。这个民工队伍的小推车数量在100辆左右,有时还有几辆马车,在月光下,一眼看过去,长达两华里的车队长龙非常壮观。战场上炮兵们的感谢信,领导还叫我念给民工们听,信中讲:“这些炮弹来的太及时了,炸得蒋军鬼哭狼嚎,纷纷举手投降。” 民工们听了都非常高兴,为自己能为全中国的解放出力流汗而感到自豪。

 

10、电影《苦菜花》女主角娟子原型蔡桂英的故事

著名作家冯德英写过《苦菜花》《山菊花》《迎春花》三部长篇小说。其中《苦菜花》被拍成了电影,享誉全国。电影中女主角娟子,从小参加革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经过我们采访了解,今年已经94岁的老党员蔡桂英,竟然就是《苦菜花》中娟子的原型人物之一。

《苦菜花》故事梗概:七十五年前,抗日救亡的烽火在胶东半岛昆嵛山区燃烧。王官庄贫农冯仁义,为逃避恶霸地主王唯一的迫害,只身闯关东,留下仁义嫂和五个孩子。牛倌出身的共产党员姜永泉领导乡亲们武装暴动。仁义嫂的大女儿娟子,拿起父亲的猎枪参加了这场殊死的战斗。暴动胜利,王官庄群众公审并枪决了王唯一,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仁义嫂冲破重重阻力,支持娟子当妇救会长,投入抗日斗争的洪流。

蔡桂英的故事

蔡桂英同志,生于1928年。1945年17岁参加革命。1947年19岁入党。

1、蔡桂英15岁时,北湾村老支书王文基组织上党课,讲减租减息。蔡桂英经常去听课。后来成立减租减息小组。要开万人大会,想找人带头喊口号。老支书说,找谁呢?蔡桂英说找我。老支书同意了,让蔡桂英先学口号:“耕者有其田。减租减息。打倒日本鬼子。打倒汉奸特务”。开会的时候,蔡桂英就是带头喊口号的人。让我带头喊,我就喊了。(娟子是女青年中的领头人)

2、有一次军区开会,老支书找到蔡桂英,让她打扮成要饭的,到东浪暖村,给地下党,一个叫王文的人送饭。那个人受伤了。汉奸在找他,抓他。送饭的时候,她把自己打扮成假小子样,穿着破烂衣服,拿着打狗棍,跑了好几里地,完成了送饭任务。(娟子救助过地下党)

3、有一年,鬼子扫荡来了。北湾村有一个从北京来的老师叫赵琪,在村里的学校教书,实际她是地下党。留着小短发,还背着一个孩子。老支书安排蔡桂英去接她的时候,怕碰上日本鬼子。老书记教给她怎么对付鬼子。鬼子扫荡,设置了封锁线。如果碰上鬼子,就说是赵老师的丫鬟,三天三夜,蔡桂英顺利完成了护送任务。(娟子受外地回来的人影响,参加革命)

4、抗战胜利以后,开始和国民党打,和蒋介石斗。那是1947年,19岁的蔡桂英在北湾村,经王文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一年参加部队医疗二分所的抢救伤员任务。打仗的时候,男人出民工,出夫,抬担架。支援新四军和八路军。妇女照顾病号,送公粮,做军装,做军鞋。蔡桂英抬过伤员,替伤员包扎伤口,给伤员做饭、送饭都干过。后来,上级让蔡桂英当副村长,组织民工支前。有一次上级来通知,找两个人去支前,要出担架,接送伤员。蔡桂英就组织妇女们去抬担架。抬回来,安排房住下,找医生疗伤。那时候这里农村穷,也特别偏僻。蔡桂英打小孩起,没有当小孩使,家里穷,就信共产党。(娟子主要是做妇救会工作,反特,支援前线)

 

11、听不见的炮声--94岁老党员郐忠荣同志点滴故事

整理南海新区小观镇郐家村,老革命、老党员、老英雄郐忠荣同志的录音资料,很难。采访基本失败。这是一个失败的记录,心酸的记录,触及心灵的记录。

这里是一个小山村,只有百十户人家。周围被群山环抱,郁郁葱葱的山林,袅袅炊烟,一派祥和。这里不像临近乡镇、城市、公路的村子,规划没有那么整齐,村子里的路,硬化了,但是很窄,弯弯曲曲。

七拐八转,我们来到郐忠荣的家门口。低矮的院墙,窄小的门楼,唯一鲜艳夺目的是“光荣之家”铜牌和“共产党员户”红色标识牌。她们与坚固的石头墙、砖头门柱、久经风雨的木门形成鲜明的对比。木门的油漆早已经剥落殆尽,仅剩下干枯的木头原色。茅草质的门楼雨帘上,是一块蓝色的铁皮瓦盖,很新,与天空一色。

我们采访的老人叫:郐忠荣。生于1928年9月28日。1946年参军。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采访从一开始就很不顺。

老人的听力极差。坐在炕上,几乎一句话也听不到。我的嗓门大是出名的,老人竟然没有反应。我的普通话也很标准,但是没有回音。后来,老人找出了助听器,还是不行。换过电池以后,耳机放在炕上,我们都能听到。老人放在耳朵上,竟然还是不知道我们在问什么。后来,老人的儿子,陪同的村支书,小观镇组织办的小孙,都加入采访问话的行列。反反复复的问,才断断续续了解了一点点故事。

老人说:耳朵不好了,是放炮震坏了。82迫击炮。原来老人是炮兵,在战场上不停的打炮,把耳朵震坏了。已经几十年了。年轻时,很少讲话,应该和听力差有很大关系。我们让老人讲一讲当兵打仗的故事,始终未能如愿。老人的记忆力没有问题,听力实在是不行了。

老人说:打仗,在国内5-6年。在朝鲜打了三年。淮海战役是第一次,渡江战役是第二次,上海是第三次,朝鲜是第四次。老人拿出来好几个纪念章,有淮海战役的,有抗美援朝的,还有一个有和平鸽的纪念章。证书也有五六本。

看着奖章、证书,老人自言自语的说:这是渡江的,挂钩都掉了。这是淮海的。这个证都不清楚了。这么大岁数了,不记得了。

村支书问,您立功是咋立的?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问了很多遍,老人也没有回答。

老人的儿子说,二等功是在渡江战役时立的。以前文登出过一本公安侦查的书,编进了这个案例。

那次战斗中,老人奉命前出侦查敌人炮火、兵力部署,执行作战潜伏任务。不慎被国民党军发现,抓了俘虏。在敌人的营地,老人一言不发,装聋作哑。敌人看着一个娃娃兵,不是什么大官,也不会有什么情报价值,就放松了警戒。战场上也不可能有什么专门的监狱、禁闭室。老人就趁敌人不备,逃了出来。顺手把屋子里墙上的作战地图,桌子上的图纸一起带回了部队。

部队首长,参谋一看,好家伙,其中一张竟然是江边防御工事图纸。位置、坐标,一清二楚。郐忠荣立大功了。这次战斗,老人荣立二等功。老人所在部队原23军67师200团一营榴弹炮营获嘉奖。

老人没有文化,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长大。不会写字,甚至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好。用现在时髦的话讲,当了七八年兵,多次立功受奖,终究没能留在部队。终究还是回到了小山村。在他残存的记忆里,一定有很多故事,一定有记忆深刻的瞬间,一定有战火纷飞的画面,一定有隆隆的炮声。他,听不见了。我们也听不见了。炮声已经远去。

 

建党已经100多年,建国已经70多年。雪山草地还在那里,井冈山仍然红旗飘扬,天安门广场早就不是当年的模样。这些仍然健在的革命老人却越来越少,记忆中的故事也渐渐模糊。如果不把他们记录下来,传承下去,再过10年,20年,一切都不复存在。不是历史虚无,只是没有记忆。不是没有红色,只是鲜血早已干枯。

为了记住那段历史,为了红色传承,7年前,70岁的转业军人蔡玉田开始了他的红色记忆文化长征。组建了一个平均年龄70多岁的南海新区红色记忆传承志愿者服务队,靠着步行,自行车,走遍了南海新区辖区内的村村寨寨。写下了如今有21万多字的红色记忆手稿。

因为信仰,我们相遇相知,因为坚守,我们在续写初心使命。

退休多年后,蔡玉田回到村里,回首往事,这些红色记忆让人热血沸腾。年轻时,蔡玉田在单位就从事党政工作,“红色”对他来说格外敏锐,在听到了多个红色故事后,在被震撼的同时,也深深意识到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红色记忆对我们是一种激励,甚至对人生都能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把它记录下来,应该留给后代。

在历史上,南海新区虽然没有发生过较大的战斗,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南海滩的人民群众把自己的家乡建成了全国闻名的红色抗日根据地、模范解放区。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传承红色,才会不忘初心。近10年间,蔡玉田凝聚起了一支20多人的红色记忆传承志愿者队伍,平均年龄超过了70岁,80岁以上的占比达1/3。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也已经50多岁。他们夏顶烈日、冬抗严寒,跑遍了南海新区的大街小巷,联络上世纪60至80年代的村党支部书记、大队长和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等,广泛收集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建国初期的红色故事和先进模范人物事迹,通过编书立说为后代留下发生在身边的红色历史记忆。

2019年7月,初稿完成,2020年6月,第一版《南海新区红色记忆》印发给新区全体党员。革命故事,英雄历史,初心使命,汇聚成一册沉甸甸的记忆,也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提供了思想引领。一有时间,红色记忆传承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就会为区内的机关干部、中小学生、企业家和社区居民等讲述脚下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红色故事,因为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感召力,他们的授课总能引起共鸣。

通过《红色记忆》续写着老一辈的初心使命,而年轻的奋斗者也在以另一种方式续写老一辈人的初心使命。南海新区的新一代正紧跟时代步伐,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奋力拼搏、克难攻坚,在盐碱荒滩上,在一望无际的南海边,建起了一座现代化城市。红色基因,正在这个城市的血脉里流淌,续写着新的传奇。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传承红色,才会不忘初心。

习主席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做为一名红色记忆传承志愿者,我想说:面对英雄历史,倾听红色故事,拾起那一册沉甸甸的记忆,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历史在一天天远去,记忆在一点点模糊。初心使命不改。同志仍需努力。

愿我们追寻红色记忆志愿者的队伍越来越大,

愿烈士们鲜血浇灌的土地,迎春花盛开。

愿我们的生活不负先烈,不辱使命,不负韶华。

南海,我们爱你。  2022年中秋节前夕


标签:

^_^ 人喜欢

关注TA

给TA留言

扫描二维码进入
手机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