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星 官方网站 +收藏:http://dongxing.orgcc.com

中国石化作家协会会员中原油田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实名认证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艺术资讯 正文内容
活着的历史--东北庄杂技艺术随想
2012-12-30    浏览(430)    作者:董星    来源:董星 官方网站

活着的历史--东北庄杂技艺术随想

文/董星

12月19日濮阳网友看“四有”采风第四站来到华龙区。华龙区最著名的看点就是闻名全国的东北庄杂技--活着的历史。没有一种艺术形式,生活方式,历史的存在像杂技这样几千年来一直活着,一直生长、变化着。

很多人喜欢或者以个人的经验、知识认为吴桥杂技最有名。如果按照乡土意识,吴桥属于沧州地区,与我的老家黄骅市是相邻地。但是我以为,杂技的根还是应该有濮阳东北庄一系。中国杂技界的“南北杂技两故里”之说,北故里指的是河北省吴桥县吴桥村,南故里其实就是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岳村乡东北庄村。他们被中国杂技协会命名为“中国杂技之乡”。

农忙时在家里种田,农闲时到外地演出。男女老少人人爱杂技、学杂技、练杂技,个个都能拿出几手功夫来展示。这就是东北庄杂技之乡。

农户小院里,练习气功用的大缸、石磙、旧马车轮子、木板。练功房里,几十个孩子自由的玩耍。提起杂技,说不完的故事。年过七旬的老太太可以躺在地上顶起百十斤重的大缸,里面还可以躺一个小孩,或者上面站两个人。站在大缸上,直让我们看得目瞪口呆。在东北庄村,生活、生产、健身、娱乐都与杂技渊源不断。

东北庄村杂技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这里是黄河故道,农民生活痛苦不堪。为了生计,不少人就向江湖艺人学起了小把戏,挑担推车,单人独技地走乡串村卖艺为生。大概是由于东北庄人的吃苦精神,学习态度,在“玩把戏”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不断学习和吸收其他艺人的长处,使“把戏”的内容日益丰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杂技艺术。到了清朝中期,这里的杂技进入了全盛时期。乾隆年间,全村已结成了13个杂技班到外地演出,艺人们表演的倒立、肚顶、转碟、上高杆等优美、惊险的杂技节目,令人赞叹不已,至今还是人们喜欢看的传统杂技节目。

清末,东北庄村80%的人从事杂技,出现了乔家班、刘家班、李家班三个杂技世家。真正使东北庄村杂技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是乔家班第3代传人乔治清。乔治清精明能干,技艺高超,为人厚道。他汲取东北庄和吴桥两村杂技的精华,将武术、气功、体操、马术、魔术、驯兽等融为一体,创造出了大小武术、双风贯耳、海剁、千斤大力士、杂耍等不少新奇的节目,更新和丰富了杂技内容,组建了以东北庄子弟为主的乔家职业杂技班。多次被清政府指派配合外交活动,先后到朝鲜、日本、俄罗斯、菲律宾、印度等20多个国家演出。

有趣的是,如果追溯抗日历史,乔家班还有一段丰功伟绩。清朝末年一次在日本演出时,一些日本人对他们的道具、节目无理刁难,肆意贬低演员人格,辱骂中国人。乔治清怒不可遏,当即把这些日本人告到了官府。在法庭上,他正气凛然,慷慨陈词,据理力争,迫使那些无理取闹的日本人认了错,道了歉。此举在清朝朝野引起了震动,杂技班回国后,清政府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赞誉他们是“有胆识有骨气”的杂技团体。从此,人们称杂技艺术为“骨气艺术”。慈禧太后还特地赐乔治清“万寿龙灯”两盏、瓷壶一把,成为杂技界的一段佳话。龙灯早已不见,瓷壶现在是东北庄杂技的镇店之宝。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庄的乔家班改编成了濮阳县和濮阳市杂技团,李家班改编成了安阳杂技团。四川、重庆、山西、甘肃、西藏、西安等杂技团最初也都是以东北庄的艺人为班底组建起来的。这个村为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和部队共输送杂技人才400多人,其中有37人担任了杂技团团长,还有很多人担任了杂技总教练、导演。

刚刚建成的杂技杂技博物馆,虽然还没有完全建成开放,我已经是第三次参观了。这一次有专业的讲解员,感受真是不一样。杂技的生命力得到一次完美的诠释。一直写不下去的电视连续剧剧本《杂技东北庄》终于找到了素材之源。

图片浏览

http://user.qzone.qq.com/406851411/infocenter#!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56832100

   2012年12月30日于星星书房

标签:杂技,网友采风,吴桥,把戏,魔术,博物馆

^_^ 人喜欢

关注TA

给TA留言

扫描二维码进入
手机官方网站